參考消息網5月1日報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29日發表文章稱,普京對烏克蘭的侵襲殘酷無情且越來越不計後果。但美國4月28日宣佈的最新製裁遠不及它此前宣稱的那麼嚴厲。
  美國官員表示,針對俄羅斯的銀行以及能源和採礦企業的行業製裁將暫且擱置,留待日後作為制止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手段。但這似乎是在暗示,將不再追究莫斯科吞併克裡米亞和在烏東部省份日益殘暴且有計劃地製造混亂的責任。
  一名高級官員的話暗示了更合理的解釋。他說,美國政府不願撇開歐盟單獨行動,而歐盟28日宣佈的新製裁極為保守。這名官員還說,政府需要考慮“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這表明,美國的製裁政策“與其說旨在拯救烏克蘭,不如說是為了避免令布魯塞爾不快或在選舉年使美國經濟受挫”。
  由於奧巴馬決定不動用手頭的經濟武器並公開向世界顯示了他的剋制態度,這等於是在告訴普京和其他潛在的侵略者,他們仍然不必畏懼美國。
  《新西蘭先驅報》網站4月30日發表文章稱,無論接下來的數周或數月會發生什麼,下一場世界大戰都絕不會由烏克蘭引發。俄羅斯可能會入侵烏克蘭,甚至新一輪冷戰會拉開序幕且持續一段時間,但烏克蘭邊界之外,歐洲斷不會再有戰事。
  之所以下此斷言,原因很簡單:他們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30年間(1914年-1918年以及1939年-1945年),整個歐洲經受了兩次大戰的洗禮。
  一戰奪去了歐洲整個一代青年人。二戰則令德國向東的大多數國家失去了將近10%的人口。歐洲大陸近一半的歷史文化名城在炮火中夷為廢墟。這是一次昂貴的教訓。
  這就是為什麼,即便俄羅斯的坦克開到了烏克蘭邊境,即便烏克蘭軍隊在這場必輸無疑的戰爭中視死如歸,其他歐洲人也不會再拿起槍桿。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4月20日發表文章稱,很久以來,在歐洲安全問題上,美國一直選擇扮演次要的角色。但現在不再是這樣的了,烏克蘭危機迫使美國增強其在歐洲大陸的軍事存在以使其盟友放心。
  但儘管存在這種最新的軍事部署,美國也不會重新轉向歐洲。對美國來講,長遠的挑戰不是衰退的俄羅斯,而是日益崛起的中國。因此,儘管現在有烏克蘭危機,但美國將繼續執行其亞太再平衡戰略。
  烏克蘭危機肯定也已經將歐洲從睡夢中驚醒。現在歐洲內部已經有關於國防問題的討論了,這是值得歡迎的。
  幾個月之前,北約還在為定義它的新使命而掙扎,但現在答案似乎很明顯。後克裡米亞時代,北約所扮演的角色將與其舊角色很相像:它將作為防止俄羅斯入侵其歐洲盟友的威懾力量。
  對西方來講,烏克蘭危機最終既是巨大的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如果抓住了,這將為北約的復興註入非常必要的活力,包括美國最終重新轉向歐洲,歐洲開始更加嚴肅地討論國防問題以及為北約提供一個新的戰略目標。但這絕不是一個自動的過程,只有歐洲和美國快速地一起行動起來才可能發生。
  (原標題:北約或在後克裡米亞時代重新扮演“老角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w88vwhj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