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個多月,我們沒有發現一尾中華鱘幼鱘。”在對長江口中華鱘幼魚返回大海的必經之路進行近一個月的調查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組組長危起偉不無失望地說。
  去年10月~11月,對葛洲壩附近的中華鱘繁殖區域2個月的調查,未發現一粒中華鱘魚卵,未能發現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
  今年7~8月,專家在江蘇常熟的長江口對回游向大海的幼鱘進行監測,結果仍是一無所獲,印證了2013年的調查結果。
  成都商報首席記者 王毅 湖北報道
  中華鱘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億年,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水中國寶”。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溯河產卵洄游性魚類,主要分佈於東亞大陸架水域及長江幹流。中華鱘在海中長大,即將成熟的中華鱘,14齡到26齡的雌魚以及8齡到25齡的雄魚每年7月~8月進入長江口,逆江而上,於次年10月~11月到達金沙江下游、長江上游產卵繁殖。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吳金明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葛洲壩工程截流後,中華鱘進入上游道路被阻,只得在葛洲壩下產卵。受精卵在產卵場孵化後,幼魚隨水漂流,於次年4月~8月到達長江口,然後進入大海。親本(雌魚和雄魚)產卵後也游回大海。
  親本的消失
  30年,從四位數到0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組組長危起偉介紹,2011年左右,在湖北宜昌的主要繁殖江段,繁殖個體的數量僅在200尾左右,估計其中每年參加自然繁殖活動的個體數量僅在數十尾。
  數十年來,在長江中監測到的中華鱘繁殖群體(親本)資源顯著下降。1972年,親本的數量約401尾,1974年,親本數量約為391尾,此後逐年緩慢上升,1975年約為415尾,1976年為506尾;1976年到1978年間,中華鱘親本的數量最高上升到595尾,此後回落到561尾,1978到1980年間中華鱘親本的數量在613尾到528尾之間波動,1980年到1982年間,監測到的中華鱘親本數量急劇上升,從最低的528尾上升到1163尾。
  而也是在這段時間內,葛洲壩工程開始截流。從1983年以來,中華鱘在長江上游產卵場合自然種群消失,產卵場變為葛洲壩大壩下。長江內中華鱘親本的數量又急劇下降,在1982年到1983年間,長江內監測到的中華鱘親本數量由1163降到642尾,在1983年到1984年間,更是直接下降到117尾,成為1972年開始監測以來的最低值。
  同時,商業捕撈也嚴重影響著中華鱘的繁殖。1984年後的30年,長江中監測到的中華鱘親本數量一直處於低谷,只有小幅波動。1984年開始禁止商業捕撈後,中華鱘下降速率降低,但總體數量仍在減少。2007年、2008年分別監測到19尾和24尾,2009年、2013年的數量再次成為0。
  衰弱的種群
  產卵,多年一直為0
  親本數量的變化也對應著中華鱘產卵量的變化。1996年監測到的產卵量為4000x104;1997年下降到800x104;1998年上升到6000x104;2001年到2008年間,數據在0到6000x104波動。2008年到2010年,數量又降為0,此後一直為0。
  中華鱘的自然繁殖受精率也在下降。2000年,受精率在90%左右,2002年到2003年間,則從80%下降到20%左右。2003年到2005年間,受精率有所提升,最高達60%,在2006年至2010年,則又下降到40%。
  吳金明說,此前,長江內監測到的中華鱘親本的雌魚和雄魚的性別比接近1:1,而近些年,比例失調,2006年更是達到7:1,但改變的原因目前還不知曉。而每一尾被解剖的食卵魚中,平均含中華鱘魚卵的數量,1998年到2004年,在20粒左右波動,2004年到2005年上升到接近60粒,2006年又下降到20粒以下,此後到2007年又上升到20粒以上,直到2008年降為0,此後一直為0。
  今年在長江內雖然發現了中華鱘的自然種群,但有親本但沒有繁殖條件。
  誰
  影響了中華鱘?
  1 水電工程建設,破壞了長江原有的生態環境,使中華鱘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
  2 長江沿線的化學污染加劇,使得中華鱘非正常死亡增多
  3 人類的捕撈行為,也影響了野生中華鱘種群的正常延續
  近年來長江口中華鱘幼魚數量呈下降趨勢,但個體重量有所增加。危起偉說,在湖北荊州有中華鱘人工繁殖基地,隨著人工繁殖放流技術的成熟和放流規格的提高,使得人工繁殖放流的幼魚在整個種群中所占的比例增高,而人工培養的幼魚較自然條件下的生長要快些,這可能是三峽截流後統計出的幼魚平均規格增大的原因。
  “產卵期中沒有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這次專項調查中也沒有發現幼魚蹤跡,可以確認,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危起偉指出,“沒有自然產卵,意味著野生中華鱘種群的數量無法得到補充,如果不及時加強保護,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野生中華鱘基本上呈現出“每十年下降一個量級”的趨勢,總體數量已從幾千尾減少到僅存百尾左右。
  專家們初步判定,野生中華鱘未自然產卵的主要原因是水溫狀況。中華鱘產卵的適宜溫度一般不超過20攝氏度,而由於上游眾多水庫的滯溫效應疊加導致水溫不能正常下降,2013年11月至12月,宜昌江段的水溫長期保持在20攝氏度以上。
  一位專家說,葛洲壩工程阻攔了中華鱘逆江而上的道路,而三峽工程蓄水,改變了水溫、水位、透明度等水環境。危起偉認為,導致野生中華鱘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包括,大量水電工程建設,破壞了長江原有的生態環境,使中華鱘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長江沿線的化學污染加劇,使得中華鱘非正常死亡增多;人類的捕撈行為,也影響了野生中華鱘種群的正常延續。
  ■新聞鏈接
  4000公里
  尋找中華鱘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對中華鱘的調查,遍佈長江流域,沿途走訪4000公里,訪問漁民98名,漁業、水利管理部門20餘處。
  他們的陸上走訪點,從上海的崇明沿長江而上,途經常熟、江陰、鎮江、南京、蕪湖、銅陵、安慶、湖口、九江、武穴、武漢、洪湖、岳陽、監利、石首、江陵、荊州、宜都,直到宜昌。水上探測的河段從長江九江段直到宜昌段。
  監測分為4種方式:直接的方式為在江底放網,如果有魚卵被水衝下後,會粘在網底,科研人員每天都會收網查看。現在,設備、技術水平更新後,還會利用聲吶探測、水下視頻,查看產卵區域內是否有中華鱘的活動。此外,還會採取間接的方式,從漁民捕撈的魚類中,找出吃中華鱘魚卵的鯰魚等食卵魚,對這些魚進行解剖分析。  (原標題:這些年 數據中消失的中華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w88vwhj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