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藍皮書發佈《關於廣州地區科技工作者狀況的調查研究》,對廣州28所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的260位科技工作者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科技成果不受重視、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缺乏青年科學家“新鮮血液”等問題存在於科研工作中,困擾著科技工作者。這或許能夠解釋一直以來讓人詬病的科研成果與產業轉換“兩張皮”的成因之一。
  八成科技工作者認為社會地位不高
  科學研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時間,常常“十年磨一劍”。科研成果無疑是科技工作者辛勞的成果,對科研成果的重視也決定著其成果轉化的多少。調查報告中的廣州地區科技工作者對其科研的滿意度如何?
  調查結果表明,74.8%的科技工作者對“科研成果的受重視程度”滿意度不高,認為自己的科研成果並不受重視。具體來說,對科研項目的數量、科研項目的力度、發表和出版科研成果獲得的資助力度等方面,科技工作者的滿意度均低於一般水平,調查結果的滿意度都不到三成。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科技工作者往往給人博學多識、工作穩定的形象,但其對社會地位的自我評價並不高。調查中發現,只有19.7%的科技工作者認為職業社會地位較高,換言之,80.3%的調查對象認為他們職業的社會地位不高,沒有受到社會足夠重視和尊重。
  缺高水平研究成果
  “廣州地區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研究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可謂喜憂參半。”
  近年來,從國家、廣州市、高校、以至於科技工作者自身可以看到,對於科學研究的重視不再紙上談兵,更多的具體行動得以落實。例如,自2011年起,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與一般項目的資助力度並無二致。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推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即“小傑青”計劃,資助不超過40歲的高校科技工作者每人3年100萬元的科研經費。就廣州地區科技工作者博士來說,畢業2-3年後,平均每位主持了1-2項省級課題,平均每位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經費上可達到6萬元。
  但從科研實際情況而言,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科學技術如何真正成為“第一生產力”?靠的是不斷創新的研究成果和科技成果的轉化。但目前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成果中,一個普遍的現象是,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少還是重覆勞動,原創性低;此外,科研成果轉化率太低,真正轉化為生產力、對社會產生影響的科研成果不多,難以成為創新經濟和生活的驅動力。
  報告還指出,各高校不斷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並嘗試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涌現出了一部分優秀青年科學家。但重點項目的分配依舊主要局限在學術“大佬”之間,青年科技工作者主持的重大課題較少;而在國際學術界中也缺乏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聲音,國際影響力不足。
  此外,科學研究浮躁之風漸盛,課題“重申報立項,輕研究”甚至於學術不端行為也屢有發生。
  建議??
  加大科研支持
  推動科研人事改革
  針對科學研究和科技工作者現狀之“憂”,報告建議,應加大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支持,使得科技工作者通過科研獲得更加體面的收入和尊嚴。
  首先是大幅提高項目的資助力度和數量,並積極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傾斜。調查中,41.2%的科技工作者平均的科研經費低於2萬元。報告以廣州市軟科學項目、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為例,單項僅僅3萬-5萬元,而且多年來資助經費沒有提高,這和廣州市的經濟地位遠不相稱。
  除此之外,通過市財政對科技工作者國家級課題給予相應比例的經費配套,增加對科技工作者發表高水平論文的科研獎勵,以促進科技工作者安心科研。
  同時,應推動有利於科技工作者成長的人事改革。調查顯示,職稱指數太少,晉升渠道單一,絕大多數高校“重科研,輕教學”使得科技工作者面臨著極為巨大的工作壓力。
  報告建議,可改變目前多數高校過分強調科研的職稱晉升標準,而是拓展為科研型(副)教授、教學型(副)教授和推廣(副)教授三個系列。並且打破傳統晉升模式,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重啟破格晉升等對科技工作者區別對待,分類引導的措施勢在必行。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實習生 龍淼辰  (原標題:青年科學家缺“新鮮血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w88vwhj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